“四五年来渐渐疏”的出处是哪里
“四五年来渐渐疏”这句诗,可以说是友谊界的“老铁变路人”的终极写照啊!唐代诗人杜牧在《寄浙西李判官》中,用这句诗表达了对旧友疏远的感慨,让人不禁想起现在的社交现状。
你有没有发现,现代人的“渐疏”来得更快,可能只是因为一个“朋友圈屏蔽”?
杜牧在诗中还写道“直道莫抛男子业”,提醒友人坚持理想,别随波逐流。这让我想起了现在的年轻人,“内卷”压力下,有多少人为了生存放弃了自己的追求?
或许,我们可以从这句诗中得到启发,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
比如,我们是否也要像杜牧一样,在保持社交的同时,不忘记初心?
“四五年来渐渐疏”出自唐代杜牧的《寄浙西李判官》。
“四五年来渐渐疏”全诗
《寄浙西李判官》
唐代 杜牧
燕台上客意何如,四五年来渐渐疏。
直道莫抛男子业,遭时还与故人书。
青云满眼应骄我,白发浑头少恨渠。
唯念贤哉崔大让,可怜无事不歌鱼。
作者简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