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cade数据库
介绍Cascade数据库
Cascade数据库是一种面向对象数据库,最初由美国Pennsylvania大学开发并在1992年发布。它旨在使用高效的存储方法和高级查询语言为面向对象开发人员提供便利。Cascade数据库的名称来自于其数据模型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概念 - 对象级联。
数据模型
Cascade数据库采用了类似于关系数据库的表格和行的概念,但它使用了面向对象语言中的类和对象。Cascade数据库中的数据由对象组成,每个对象都由其所属的类定义。类包含属性和它的操作方法,也可以包含其他类作为它的子类或父类。对象之间可以通过继承,组合或关联关系建立联系。最重要的是对象级联,这使得Cascade数据库具有了它的名称 - 对象级联数据库。
查询语言
Cascade数据库提供了一种名为OQL(Object Query Language)的高级查询语言,是对面向对象的查询的扩展。 OQL支持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的级联查询。 OQL还提供了聚合操作(如求和,平均值等)和条件查询,以帮助用户更高效地检索特定的数据。此外,OQL还支持事务,这意味着复杂的查询操作可以作为整体操作。
Cascade数据库的优缺点
Cascade数据库的主要优点是其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和高效的级联查询方法。与关系数据库相比,Cascade数据库更适合于那些需要频繁修改数据模型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添加和删除类,重新组织继承结构,而无需重新设计关系数据库。然而,该库的主要缺点是缺乏标准化。与关系数据库不同, Cascade数据库没有标准查询语言或标准API,这使得它难以与外部系统进行集成。
Cascade数据库的应用
Cascade数据库最初是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在科学,教育和其他领域应用。对于那些需要频繁修改数据模型的应用程序,Cascade数据库是正确的选择。 Cascade数据库也适用于那些处理对象之间复杂关系和层次结构的应用程序,如CAD软件,图形软件和模拟器等。而对于更简单直接的系统,关系数据库仍然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