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数据库完整性

数据库完整性

数据库完整性

什么是数据库完整性

数据库完整性是指数据在数据库中存储和操作时保持正确、一致、精确和有效。它确保数据库中所有数据都符合定义的完整性规则。完整性规则是特定于数据类型和业务要求的约束,如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域完整性等。

实体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是指每个实体在数据库中具有其惟一和明确的标识符。实体完整性规则确保实体的标识符是唯一的,并且不能为null或空。例如,学生记录标识符应该是学生ID,而不是学生姓名。

参照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保持正确。这意味着每个外键必须引用相应的主键,以便数据可以正确地链接。参照完整性规则可以防止删除主表中记录时对子表的影响。

域完整性

域完整性是指每个表中的各个域都必须符合预定义的限制和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包括数据类型、最小值、最大值和默认值等。域完整性规则确保每个域中的数据值都在允许的范围内。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除了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域完整性,还可以定义用户自定义完整性规则以适应特定业务需求。例如,可以实现一些自定义规则来验证邮政编码或电话号码等通信数据的正确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规则可以使用程序代码来实现,称为触发器或存储过程。

总结

数据库完整性对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域完整性是最常见的完整性规则,用户自定义完整性规则可以为业务需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因此,在设计和实现数据库时,必须定义和遵守完整性规则,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